憧憬中國經濟二季度「轉正」,A股一掃頹勢牛氣沖天。不過,年初困擾中國經濟的一系列難題並沒有得到解決,預言中國經濟下半年走上坦途恐怕言之尚早。
6月中國官方製造業和非製造業PMI較上月份別上升0.3和0.8個百分點,至50.9和54.4,印證經濟運行自3月以來持續加速。眾多機構紛紛上調二季度和全年GDP增速預測,幾乎都超出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(IMF)對中國2020年的經濟預測(1%)。
受新冠疫情影響,中國首季經濟增長為負6.8%。市場普遍樂觀預估中國二季度經濟將V型反彈。
「二季度經濟增速有望轉正。」民生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解運亮最近表示,經濟復甦推動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增速雙雙回升,預計二季度GDP按年增速回升至1.9%。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也預計,二季度經濟增速大幅回升,GDP按年增速介於2.4%至4.5%。
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認為,中國的經濟復甦力度是全球最快的,摩根大通近期上調了對中國今年的增速預測(從1.3%到2%),其余全球各國基本上都是負增長。
冬季新冠疫情反彈風險較大
但不容迴避的現實是,令到首季中國經濟重挫的一系列負面因素,並沒有消失。首先是新冠疫情,除了仍在全球多個國家肆虐外,北京最近的小規模反彈,半封城等一系列抗疫措施,也令當地經濟付出沉重代價。
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就5日表示,如果到了冬天還沒有達到群體免疫,又沒有完全終止流行,加上病毒複製程度和室內活動都會增加,疫情出現第二波反彈的風險就會比較大。張文宏認為,對美國、巴西、印度而言,疫情高峰尚未出現,還在第一波中。
外圍疫情持續蔓延,令到拉動中國經濟三駕馬車之一的外貿進出口雪上加霜。且短期看不到改善的跡象。總理李克強最近接連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及外貿座談會商討對策,商務部也急謀措施,期望盡快穩外貿。憂慮之情可見一斑。
中美關係沒有最壞 只有更壞
而更大的風險可能來自中美關係。中美因疫情責任誰屬,展開罵戰,導致兩國關係上半年陷入低谷。對下半年中美關係的預測,外界的看法基本上是沒有最壞,只有更壞。
《華爾街日報》本周日報道,中國不太可能實現貿易協議約定的美國能源採購目標。也就是說中國恐怕難以履行中美首階段貿易協議。這意味着中美關係目前可能是唯一的壓艙石——首階段貿易協議也可能爽約。
【中美貿易協議】3因素下 中國依約採購美方能源成「不可能任務」
而隨着美國總統選舉即將進入直道,中國話題必成選戰焦點。除了疫情追責沒有結束外,中美在香港國安法、華為、台海、南海等一系列的矛盾可能逐個爆發。會否出現產業鏈外移潮、封堵中國科技進口、對華金融制裁,都令市場憂心。
800萬大學畢業生 就業壓力大
國內方面,最令政府高層頭痛的恐怕還是就業難題。如果不能保持適度的經濟增長,就不能增加新的就業職位。特別是7、8月份逾800萬大學畢業生將走向社會。保就業既是經濟問題,更是關係到社會穩定的政治大考。
面對下半年即將迎來的連串內外挑戰,二季度中國經濟「轉正」,近日A股市場牛氣沖天,相信也絲毫不會給管理當局帶來任何輕鬆的感覺。
本報記者 黃兆康
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,Bookmark hket.com中國頻道
July 07, 2020 at 09:58AM
https://ift.tt/2ZNoVvP
中國二季度經濟「扶正」成定局下半年險途難關仍重重- 香港經濟日報- 中國頻道- 經濟脈搏 - 香港經濟日報 - 中國政經
https://ift.tt/3ddfeez
Bagikan Berita Ini
0 Response to "中國二季度經濟「扶正」成定局下半年險途難關仍重重- 香港經濟日報- 中國頻道- 經濟脈搏 - 香港經濟日報 - 中國政經"
Post a Comment